转载:发行制度不改A股恐永无宁日
2018-09-20 23:22:24
  • 0
  • 0
  • 0
发行制度不改 A股恐永无宁日

原创: 贺宛男  贺宛男的个十百千万  今天
9月30日,首届“大发审委”即将卸任,63位发审委委员使命将划上句号。

有人总结了大发审委成立一年以来的种种“最”,诸如通过率最低,堰塞湖退潮最快,对拟上市企业刨根究底最较真,发审委员严于律己最规范,等等。

这些都是事实。特别是审核通过率从之前的90%上下,降至56.72%;加之“IPO被否三年不得借壳”的政策威力,仅今年以来就有162家企业知难而退,主动终止审查,故实际通过率可能仅占申报企业的30%左右。对此笔者甚为赞赏。

是的,大发审委上任近一年来,过会企业135家,截止9月30日,证监会已发批文的IPO发股企业77家,募资约1180亿元,比之之前动辄一年发几百家募资几千亿元,可谓大大缩减。可现实是,股指照样大跌不已,差一点到达两年半新低2638点,这是为什么?

原因当然很多,包括外有贸易摩擦,内有经济增长减速,等等。但在笔者看来,最直接的导火索还是汹涌的解禁潮,以及伴之而来的大小非减持及变相减持。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IPO发股127家,募资688亿元;2015年IPO发股218家,募资1564亿元;2016年IPO发股248家,募资1652亿元;2017年IPO发股419家,募资2193亿元……

问题不在于IPO募资,就算2017年募资2000多亿,新股炒高后市值膨胀至4000多亿、6000多亿甚至更高,相对几十万亿的A股总市值来说,也谈不上影响严重。问题在于我们的新股发行制度规定,小公司(总股本4亿元以下)发25%,大公司(总股本4亿元以上)发10%。于是我们看到发新股当年对市场的影响也许只有百分之几,而到一年后小非、三年后大非分别解禁时,对市场的影响就会猛增至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再加上其他利空因素的影响,什么黑天鹅啊,灰犀牛啊,又何来安宁之日?!

为什么2017年市场走得较好(从3100点涨至3300点),重要原因就是2014年发股较少,解禁市值相对不高;而2018年越走越弱,重要原因就是2015年起发股大增(比2014年家数和募资分别增长72%、127%),解禁市值随之激增,即便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仍然阻挡不住大小非们的汹涌解禁潮。

回顾历史,同样如此。2006年发新股70来家,募资1610亿元,系IPO大年,工行、中行、国寿等都在该年发股,当年股指还从1200多点涨到2600多点。到了2007年发新股119家,募资4550亿元,为历史峰值,当年股指冲高至6124点,因为2006年发行的一些大盘股控股股东基本不上市流通;但2007年10月创下6124点之后,市场再也没有起来过,原因何在?2006、2007发股大跃进的解禁潮一浪高过一浪,谁也抵挡不住啊。

随便举个例子。2016年8月2日上市的次新股江苏银行,当时发新股11.54亿股,仅占其总股本115.44亿股的10%,上市后股价一度冲高至14.84元,即便之后下跌,也在10元左右徘徊。到了次年7月小非即将解禁,流通股从11亿股增至近60亿股,猛增5倍,股价迅即从10元撤之7元一线,尽管如今已跌至6元多,依然兵败如山倒,毫无抵御之力,何也?君不见一家小股东(上市公司华光股份)减持800多万股,成本价才0.56元/股吗?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什么今年的上市公司几乎到了“无股不押”的地步,以至于刘鹗主持的国务院金稳委要把股票质押作为金融领域的主要风险点加以讨论和防控?质押就是变相减持,不管是不是解禁,大小股东都可以拿来质押,质押了,爆仓也好,强平也好,反正钱到我手溜之快矣!

为什么次新股频频破发?很简单,新股发行市盈率23倍,如今市场平均市盈率才十几倍,一二级市场倒挂,破发是正常的,不破发才奇怪呢。

新股发行制度必须改革!

一定要改变“排排坐、吃果果”,每家公司都发一点点,把严重的问题留在后面的计划经济思维。真正按照市场化的做法,除了实际控制人等有锁定期之外,其他股东一旦上市均可流通。这样,即可有效防止恶炒新股(现在再烂的新股也要涨上几个板),又不把严重的问题留在后面。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们不是宣布A股已经是全流通市场了吗?为什么口惠而实不至?

首发《理财周刊》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